最近常常想到
如果有一天 我們在這世界上的某處再次相遇
像before sunset一樣
會有甚麼感覺?

那天他又再度提起 there is no future. there is no you and me. there is no us.
我不太確定是因為他覺得他隨時都會死,還是純粹憂鬱症發作感到厭世所以才說這些話,
還是是因為'我',所以才說這些話。
然後又再一次說了 whatever i said, dont trust it.
他已經說過幾百次了。

我能理解,也能諒解,但桑號還是會很不爽。
當下我只回答說你已經說過了,然後就轉頭不想繼續這個話題。
但事後回想,其實我的內心是想大罵 "煩死了,我不想聽"這種任性的瓊瑤台詞,但我說不出口。
就像李寶生說的 愛逞強


有時候我會期待甚麼時候他會不見,或者甚麼時候我會不見。


或許在很久很久以後,我們分別達成的自己希望的事情。
他回到紐約,我回到歐洲,然後某一天,像甜蜜蜜的劇情一樣,
在街上的某個轉角,或是在某間藝廊看著同樣一張照片,
我們能去家咖啡店或是一間酒吧,喝點東西,聊聊天。

桑號又很害怕,到時候會不會又不一樣了。
可能他身邊有了人了,可能我身邊有了人了。
那又會是甚麼樣的情景。



我很高興那天他打了電話來
要不是聖哲不在,他也不會找我
不過我還是很高興,至少,他認為我是一個能夠聽他廢話的人
我知道那時候的他糟到快死


但是當我糟到快死的時候,他卻沒察覺。


誰叫我就是那種jei發一通"無聊到快死"的簡訊來的時候,
我就會火速衝到4am的那種人。
因為朋友對我來說,太重要了。
更何況,jei和wei在我心中,更是以一種讓人嚮往的地位存在著,至少曾經是。


我想我的這些煩惱對他來說 甚麼也不是
因為他的心裡只有自己
也或許是因為他只有自己能夠相信,能夠掌握
他太可憐 也太可悲
有時候我很想幫他
但是我知道我還沒有那種能力
一些純粹的樂觀或正面思考 對他來說是毫無用處的
因為他不是沒試過
他完全了解那些東西


但或許他也沒那麼複雜
就純粹只是個壞人罷了
想太多藉口和理由 只是幫他找台階下
而不管怎樣 一個好人 都不應該去做這些事情
即便他是多麼的痛苦


最後就是 他不用負起任何責任




tierraxx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要一年以後 甚麼都不是的回國

小贔
你的話總是這麼令人警醒

雖然常常笑你多愁善感
是個詩人

但我必須承認
你的話對我還是非常有影響力的

是啊
不要甚麼都不是的回國

那我能是甚麼呢

有時候那種迷失的感覺真的很可怕

到底是自己當初是為了甚麼
然後現在又是甚麼樣子

感覺有點失去掌控

然而又為什麼會這樣子

我一直很想找回自己
但好像
你們不在身邊
那股動力也漸漸消弱了

明明知道不行

加油
不只是兩個字而已

tierraxx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08 Mon 2008 08:27
  • 巧合

其實一切只是湊巧
剛好在逛相簿
剛好看到你
剛好想說給他們看一下
於是剛好看到你的網誌
寫著你腳受傷了
純粹只是想以一個認識你的人的角度去稍微問候一下
我想
這樣應該還可以吧
畢竟已經過了這麼久了
我想我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出現在你的世界了

這樣子 或許還可以吧

其實不是我想要想起你

可能是因為有朋友分手
有朋友在戀愛中

所以我不得不想起自己的經驗
於是就想到你
誰叫我的經驗跟你有關

我知道你是那一個人家說 "你可以交到更帥的男朋友"的人
但終究
我知道你是怎麼樣的人
而我也不會因為別人說甚麼而動搖了

不過現在領悟也已經太晚

畢竟還是過去了

不過
我們的生活還是在前進著
要以全新的身分面對彼此
這樣才是對的吧!








tierraxx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03 Wed 2008 07:09
  • if

最近常常在想
如果能有有一次機會
在許久的將來的某個場合上遇到你
我會做出甚麼反應
說些甚麼話


我想我最想做的
也是唯一的心願
就是在好好的看看你
看你到底還是不是我心裡的那個人

心裡總覺得我們會再續前緣
但卻又不知道我是想跟記憶中的那個人繼續
還是真實的你繼續

而真實的你變成怎樣
我早就不知道了


我真的只是想要再看一眼而已
這個心願從來沒達成


你為何如此害怕呢






tierraxx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12 Sun 2008 20:11
  • now

以前以為
一年看兩百部電影
一樣熱愛音樂就OK
沒想到當真的遇到這樣的人的時候
卻還是少了一點甚麼

從頭開始尋找
卻又還是
一 樣

命運







tierraxx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片名:任消遙
影片年份:2002
出品國:法、日、韓
製片商:香港衚衕製作
語言:中文,晉語(山西方言)
色彩:彩色
導演:賈樟柯
編劇:賈樟柯
演員:趙濤(飾趙巧巧)、趙維威(斌斌)、吳瓊(小濟)

這是第一次看賈樟柯的作品,過去只聽過這位「地下」大陸名導的名字。因為之前拍攝的議題太過敏感,他被大陸禁了好久,不過在國際影壇上卻是大放異彩。《任消遙》是賈樟柯故鄉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共有《小武》、《站臺》、《任逍遙》三部以賈導故鄉-山西為背景的影片。
我不清楚導演是否要刻意突顯時下無所事事的徬徨少年。據他官網的說法這部片是在很即興的狀況下完成的。但或許這種用DV隨機拍攝的風格,更凸顯了一種遊蕩,沒有目的,沒有未來,只有現在的氣氛,也營造了如同《任消遙》這首歌和莊子的《消遙遊》一樣,那種今朝有酒今朝醉和有點脫離現實的生存態度。一切的發生都很隨機和突然。小濟和斌斌到撞球間晃,碰到了小武哥,不知怎麼的小武哥突然被抓走;兩人到了蒙古王酒的展售會場,意外看到趙巧巧,小濟就這樣陷入愛河。他們的世界每一天都在變,影片中穿插的新聞影片有法輪功反動、美國飛機侵襲、還有山西彩券開獎。每天發生的不可思議的時事,就像這兩名「混社會」的19歲少年的生活一樣,變動不安。看似在成人的世界打滾,實際還是受年輕人的流行文化影響:卡通、流行歌 。斌斌和女友在MTV裡看孫悟空的卡通,聽著任賢齊的主打歌,終究他們還是個孩子。而斌斌一次又一次的強調:「我是混社會的。」反而更突顯了他和成人社會的不協調。斌斌和小濟在遊蕩和青澀的愛情中尋找自己,有沒有找著其實不重要,就像導演對於外界稱他為改變中國電影格局的先鋒的回應:「就是一種說法吧,一部電影、一個事件,不能夠說明什麼和改變什麼,只是對個人的歡愉而已。」

tierraxx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片名:家在台北
影片年份:1970
出 品 國:台灣
出  品:中央有限公司
發 行 商:中央有限公司
語  言:國語
色  彩:彩色
導演:白景瑞 製片:龔弘 編劇:張永祥 剪輯:汪晉臣
演員:歸亞蕾 柯俊雄 李湘 馮海 張小燕

到目前為止,健康寫實電影的健康寫實題材不外乎:1.婚姻 2.政府政策 3.社會階級。又或許可以說在男女婚姻的大題目下,包含了政府政策宣導和隱約透露的台灣人對社會政經階級的重視,和無可撼動的傳統儒家觀念。劇中人若要得到幸福,就必須遵守以上這些條件,才有可能有完滿的結局。「家在台北」的劇情除了依循上述條件發展外,更添加了國際觀。由一群美國留學生包機回台灣作為發展軸線的「家在台北」,首先就展現了台灣優秀的國際人才,夏之雲是紐約IBM的工程師,何大任(柯俊雄飾)是學成美國的水利博士,冷露是在美國事業有成的女強人。這三位主人翁,連夏之雲的同學-何範回國居然都是為了感情事。夏之雲帶妻子回家見公婆,何大任回來和妻子談離婚,冷露回台找舊情人,何範也是回來跟筆友見面。好像非要與情愛有關係,影片才有看頭。不過,即使是建構在感情和家庭倫理下,本片還是融入許多國家意識,間接建立家在台灣的概念。當時台灣身陷一連串的外交困境,本片正好喚起國人的愛國心,也向海外學子招手,希望他們能夠回國服務。我想除了宣揚愛國意識外,也在表現台灣優秀的海外青年。在那樣的年代,給予台人信心和力量。
本片除了劇情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剪接畫面。導演大膽的使用分割畫面,或一或二,或三或四,在當時保守的影片作風下,顯得十分前衛。不過,雖然導演用心開創實驗作風,觀眾能夠一下子被很多畫面衝擊,但或許是技術尚未純熟,很多時候會顧此失彼,忽略了畫面與畫面之間是否有隱含的意義或關係。
影片中最讓人驚艷的就屬歸亞蕾了,(雖然她的造型一點也不”艷”)。她細緻的演出等待良人歸來的婦人,在看到丈夫回來和約她出去吃飯時的羞澀和掩藏不住的欣喜。表演的分寸實在拿捏的恰到好處,因為扮演一名保守的年輕婦人,太少太過都不宜。太少讓人覺得死板沒感情,太多就活像個飢渴的怨婦。第八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實至名歸。

tierraxx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片名:小鎮春回
電影年份:1969
出品國:台灣
語言:國語
色彩:彩色
導演:楊文淦
編劇:吳桓
演員:張美瑤, 劉明, 夏台鳳, 張冰玉, 吳桓
出品公司:台灣省電影製片廠
發行公司:台灣省電影製片廠

在台語片之後,台灣健康寫實電影除了繼續背負著教化社會的使命,更增加了宣導政府政策的目的。然而無形之中也顯現出台灣越來越明顯的城鄉差距和產業分配。都市化的北部,農村社會的南部。健康寫實片所透露的,不僅是南北經濟結構不同,在價值觀念上甚至於穿著打扮,消費能力等也都有很大的落差。
「小鎮回春」講述一家三姊妹與老母親為終身大事煩惱。因為老母親堅持要招女婿,害的大姐被男友遺棄也在心中留下陰影。二妹、三妹雖有固定的對象,但男方也因礙於招女婿這項條件而遲遲無法下定決心。本片首先由堅持招女婿的老太太扮演捍衛傳統價值觀念的角色,強調兒女要孝順,長上要有人照顧。但最後我們可以看到,身為一名女性,老太太的堅持(招女婿)最後仍不敵父權社會的秩序(男婚女嫁)。就如同她一心拒絕老房子改建,但還是妥協於不斷進步的新社會一樣。招女婿對於新時代來說或許是一種陋習,然而換個角度想卻也只是更加強化父權至上的觀念以及不可侵犯的神聖父權體制罷了。

除了強化父權的正統性外,最明顯的就是城市與農村的差距。片頭一開始就從城市風景一路到農村鐵路的景象,鏡頭一邊推移,觀眾一邊看到不同的台灣風光,但也看到城鄉差距。劇中三妹在台北當歌星,她和男友一回鄉下就引起當地一陣騷動,似乎當時只要是從台北來的人都是特別光鮮亮麗,特別希奇,然而實際上也是這樣。三妹回鄉馬上就帶了一台大同電視給媽媽,電視機不僅是經濟實力的代表,也是都會文明的象徵。而在這樣的情境下,坐計程車,買電視,新潮的服飾等優渥的物質生活,讓北上工作成了成功道路的指標。比較起鄉下的豬圈、泥巴地,都會生活的確令人嚮往的多了。以職業來比,在鄉下的大姐是洋裁師、二妹是理髮師都是比較勞動性且收入相對之下比三妹少的工作。二妹的男友家開果園,三妹的男友是電視台的主管,這也顯現出鄉下地方的行業型態多半還是以第一級和基層傳統服務業為主。而在這樣的保守環境下,出現了推嶄新改革的人-李達欣。李達欣所代表文化符碼不僅是政府的新改革,更是現代進步文明與西方文化的表徵。民國六十年代政府推動一系列農業改革和農村改建,透過身為工程建築師的李達欣,我們發現在那個年代國家的基礎建設開始起步,因此建築工程是最熱門最搶手的工作,好比現在的電子工程師,這樣的現象也能在其他健康寫實片中看到。產業的新衰,透露當時社會的脈動和國家的經濟狀況,當時的台灣正是農工建設蓬勃發展的時期,因此在具有政政策府宣傳性質的健康寫實電影中當然是多多益善。片中刻意安排老太太作為守舊派的代表,而維新改革派的李達欣(新)代表政府。這樣的角色配置似乎也是在透露政府在實際的改革上,確實也遇過許多老太太這樣難纏不願拆遷改建的民眾。透過這部片子,向社會大眾傳達了改革的成功與完善,告訴大家不要排斥並且要盡全力配合政府的施政,因為最後的甜美的果實仍然是屬於老百姓的。
對於文化水平較為低落的農村民眾來說,利用媒體達成宣傳政策的手法十分有效。透過螢幕和劇情發展,觀眾認同片中角色,也漸漸將革新的觀念滲透民眾的心理。最後雙雙對對,新年新氣象的結局,更是讓觀眾對新社會的建設更增添的信心。

「小鎮春回」一片不僅點出發展中的台灣無可避免的城鄉差距問題,也點出「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觀點,而在無可撼動的父權政治底下,這樣的價值必須被維持,而女人若是違反此規則(不婚),就會顯得哀怨又無助。除此之外,後還替政府做政令宣導的工作。

tierraxx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ichael Moore的柯倫拜校園事件並非完全探討事件本身,而是深入去思考
究竟是什麼樣的社會環境會讓這樣的事件發生。因此,我們看到他討論了美國
槍枝合法性問題,槍枝取得問題。Michael Moore用了非常符合邏輯的方式
去拆解美國人的心理,同時一層層抽絲剝繭,在看似主觀其實又很客觀的角度下,
美國人那自相矛盾的心理在觀眾面前展露無遺。

從最簡單的問題開始:為什麼美國人要有槍?
因為要保護自己。
我們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所以要自保以免受人欺負。

美國人對自身安全充滿了不安全感,但又認為自己不是那種會拿槍亂射的人。
但是卻認為周遭存在這種人,所以未了自保必須要有槍。

如果說是因為美國歷史上血腥暴力的劣根性
那很抱歉,德國,日本,等等
都血腥暴力一百倍,但卻鮮少有人死在槍枝下。所以這個解釋,不成立!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

槍桿子不僅出政權,還能出經濟,出人命
導演在這部片中隱隱約約透露出反布希的意識形態
雖然他沒有說
但是透過畫面剪接,實實在在都在諷刺美國其實才是最暴力的民族。
口口聲聲說要保家衛國,卻平白殺害其他國家的人民。

同時也透露了美國人那無比的恐懼
他們在害怕什麼?
沒人曉得
害怕假想敵
就如同某位受訪者說的 murderer could be you or he or she, anybody.


美國人靠販賣軍火武器給恐怖組織,給獨裁政權
他們製造恐慌以好販賣槍枝給人民
如同瑪莉蓮曼森說的:商人製造恐慌好讓你消費。


與其說是柯倫拜校園事件
還倒不如說是美國槍枝問題
更擴大的來說 是美國人很嚴重的政經社會問題
Michael Moore揭露出美國人的潛意識
而這樣的潛意識 是什麼理由都解釋不清的


妙的是
導演站在客觀與主觀的邊界上
他很客觀的,忠實的把所訪問到的,所拍到的,所做的實際採訪
真實的呈現給觀眾
然而,在角度分析上,在蒙太奇手法運用上,卻又很主觀的表達他的不滿
與憤怒。


就記錄片的角度來說,
真實與非真實
主觀與客觀
一直都是紀錄片討論的焦點
到底紀錄片應該原汁原味
還是多了導演觀點?
然而,很多人也都認為,事實上在剪接及取材的時候,導演觀點早已介入。
如果是這樣,那有還有什麼主客觀可言呢?
我認為,紀錄片應該還是要以事件的原貌為重
如果導演觀點太過強烈,那是否會變成八卦雜誌斷章取義的報導。


和此片相比起來
我倒認為葛斯范桑(Gus Van Sant)的<�大象>反而是客觀的敘述事件。
導演以冷靜客觀的手法,由幾位主角的視角出發,單純紀錄事件。


我想
其實紀錄片都是想要表達某一種概念
好比Michael Moore想引出大眾對於槍枝問的重視
吳乙峰的<�生命>想讓觀眾知道一場天災對人的生命影響有多大
當然這其中也多少顯現出社會的各面,好的壞的。

因此,在紀錄的同時,社會的各面向就不知不覺顯露出來。
這又讓我想到奇士勞斯基的<�電影狂>。
ㄧ名職員原本是幫公司拍個短片,誰知道卻拍出了公司不為人知的一面。
而這不為人知的一面,應該就是紀錄片想要像我們說的,讓我們去注意到
那些從為思考過的問題。




tierraxx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3